进入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及各国在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两个议题。特别是如何缓解气候变化所带生态、社会及经济挑战成为各国研究及政策关注的热点。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的《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总碳储量达到了6620 亿吨。林业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在解决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与工业减排相比林业碳汇具有更高的经济性、效率性,使其逐步成为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替代方式之一。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路线图”,到《哥本哈根协议》,再到《巴黎协定》都包括了与林业碳汇有关的内容和条款。林业碳汇计量、方法论及市场交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尽管中国目前暂不承担强制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国,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也对林业在应对气候变中的战略作用给与了充分的重视,陆续出台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二五”行动要点》,《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6—2020 年)》,《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在积极制定《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行动方案》。本课程正是在上述国际及国内对林业碳汇充分关注与研究的基础上,对林业碳汇的理论与实践从国际层面及国内层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讲解,帮助学生一方面系统掌握林业碳汇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论,另一方面系统掌握国际和国内林业碳汇市场类型,交易发展中的知识点,并能将相关的知识运用到我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进一步的讨论中,提升同学对林业碳汇领域问题思考和解决的能力。
《林业碳汇:理论与实践》课程结构从概念到理论、方法论,然后对国际林业碳汇市场与中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类别、实践进行系统的讲解。课程共包括五章:第一章概述;第二章林业碳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林业碳汇计量方法学;第四章国际林业碳汇市场与交易;第五章中国林业碳汇市场与交易。
陈晓倩,女,林业经济与政策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林业经济与政策;林产品贸易和投资;林业生物经济。